检察官痛骂台湾电子支付诈骗多:为何不学加密交易所「拿身分证拍照」?

台湾检察官工作十分辛苦,被称是睡觉以外时间都在办案,尤其近年诈骗案频传,检察官组成的独立组织「剑青检改」在 17 日时开会批评政府打击诈骗手法不足之处,更提到多点与加密货币、虚拟资产相关的法律实务面问题。
(前情提要:金管会提“打诈纲领1.5”》9月再加码「交易所纳管办法」!防诈骗悲剧 )
(背景补充:台湾不会有加密货币专法?金管会:怕投资者「太放心」忽略风险 )

台湾诈骗横行,去年 2022 年报案的诈骗总数高达 2.9 万件,因诈骗损失的金额来到新台币 69 亿元,政府虽多次强化防诈因应措施,今年行政院也推出「新世代打击诈欺策略行动纲领 1.5版」,却迟迟看不到好效果。

延伸阅读:金管会提“打诈纲领1.5”》9月再加码「交易所纳管办法」!防诈骗悲剧

17 日时,身处第一线作战的检察官们发起「检察官防诈策进研讨会」,对行政院的政策多有批评!

这场会议主要由台湾基层检察官组成的组织「剑青检改」发起,剑青检改是非官方、非正式立案组织,宗旨为扞卫检察官之独立性、确保检察官执法不受外界干预。约有全国 180 位检察官(约占全数1/6)参加。

新北检检察官黄孟珊在会中主讲|图源:剑青检改提供

检察官点名「电子支付乱象」不如加密交易所

在打诈防诈研讨会中,检察官们对於金管会、数位部组成的「打诈国家队」手段多有批评,不但指出银行禁止诈骗犯开户的执行情况不透明,也指出电子支付在台湾申请使用相当容易,造成诈骗冒名使用情况并未停歇。

先前,检察官曾向金管会建议,民众申请使用电子支付功能时应附上「手持身分证、注明申请目的纸张照片」,比照虚拟货币交易所开户流程,简单可行的机制,到目前仍未真正推动。

剑青检改声明表示:

金管会对於电子支付帐户乱象,则回应说,已於去年增加验证申请人原留金融机构门号机制云云,不知是鸡同鸭讲,还是以此塘塞。

检察官在研讨会上,就已经明确指出,去年此项验证机制,并没有杜绝冒名申办问题,且提出统计数字打脸,更明确建言再增加验证:申请人手持身分证及载明申请目的的白纸拍照上传的机制。

但回应内容对此仍只字未提,这麽简单又可行的机制,比照虚拟货币开户流程,有何执行困难?一拖再拖,帮助诈欺,请行政院促请金管会落实。

范例:币安KYC的示意图

OTC 币商归谁管?

检察官在会中也表示,个人币商(OTC场外交易商)的监管、反洗钱问题,金管会的回应为:「从事虚拟通货活动为业之自然人,应依《商业登记法》及《税籍登记规则》相关规定办理商业登记及税籍登记」,但《商业登记法》的主管机关是「经济部」,《税籍登记规则》的主管机关是「财政部」。

检察官场中表示,金管会是否表明,个人币商应该由经济部和财政部去管?金管会不管,是这样吗?希望金管会说清楚。

行政院罗秉成政委出席研讨会听讲建议|图源:剑青检改提供

📍相关报导📍

金管会提“打诈纲领1.5”》9月再加码「交易所纳管办法」!防诈骗悲剧 

imB受害者求偿无门「P2P借贷没监管」!金管会、经济部、数发部:不是主管机关

防诈骗》正确解读还原「金管会9月加密规范」!小心被「假 误导新闻」FUD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